耶穌對待罪人的態度
羅5:6-8
福音書中,耶穌被指控為「稅吏和罪人的朋友」,我相信耶穌對於這個指控並不會否認。耶穌說,祂來是要叫罪人悔改,祂召的不是義人,而是罪人,祂又說健康的人不用醫生,有病的才需要。
你覺得自己是好人嗎?義人嗎?自足自滿的人不會去找耶穌。耶穌說,有錢的人進天國,比駱駝穿過針眼更難,不是耶穌不愛他們,而是他們不會來找耶穌,就是來到了,也不願意捨己跟隨主。
耶穌對罪人特別有耐性。祂特別被罪人所吸引。那些被社會排斥、拒絕的人,耶穌特別願意花時間在他們身上。讓我們來看看耶穌會與誰做朋友。
1. 稅吏
那時代,稅吏是其中一種最令人討厭的人,他們常與罪人被相提並論,甚至被視為罪人中的罪人。羅馬帝國需要徵收各種稅項,但當時沒有銀行轉賬,也沒有支票邀稅,政府便找來一批專門收稅、追稅的人,把收稅的權利賣了給這些人,有錢的人才賣得起這收稅樣。這些人獲得授權以後,便成為稅吏長,他們又聘請了一批收稅的官員,就是稅吏。他們會用盡各樣強取豪奪的方法,搾取人民的錢財,苛徵濫收,中飽私囊,所以人民都很憎恨他們。他們不但被視為與盜賊同類,更因他們是與羅馬政府一起來欺壓自己的人民,被視為賣國賊,背叛神的人。但耶穌就喜歡與他們一起,做他們的朋友。
2. 妓女
如果稅吏是男人最唾棄的人,女人最唾棄的,應該非妓女莫屬。試想想,如果你的丈夫或男朋友被稱為妓女的朋友,你會有甚麼感受?如果你的牧師被稱為妓女的朋友,你又會有甚麼感受?
約翰福音第八章記載了一段感人的故事,就是一個正在做生意的妓女,被法利賽人抓了去見耶穌。法利賽人說,按律法要求,應用石頭打死這個妓女,耶穌卻回答說:「如果你們中間誰沒有罪,就可以先拿石頭打她。」結果所有人都羞愧地離開了,接著耶穌對那個妓女說:「我也不定你的罪,走吧。以後不要再犯罪了。」
3. 大麻瘋病人
麻瘋病人被視為不潔的人,病會傳染,細菌蠶食皮膚,皮肉潰爛,惡臭難當,是令人很惡心的病。以色列人把他們趕去遠離人群之地,禁止與人接觸。有人接近他們,他們也要高呼示警。當時的人相信患麻瘋是因為他們本人或是他們的祖先犯了大罪,受到神的懲罰,因此是顯然的罪人。但是,耶穌經常去接觸他們,甚至撫摸他們,藉此表示對他們的接納。
4. 敗家忤逆子
路十五章的浪子比喻,雖然不是真人真事,卻充份表達出耶穌的心腸。那個逆子催迫父親分家產,然後離家花天酒地,散盡錢財,到一貧如洗的時候,就回到家裡求父親的憐憫。父親並沒有打他、駡他、趕他,反而熱烈歡迎他,愛他,將最好的給他。這就是耶穌所愛的人。
5. 耶穌的門徒
耶穌的門徒中,問題人物也多的是。不用說猶大的貧財、自私、背叛,就連門徒之首的彼得都三次不認主;約翰、雅各脾氣暴燥,綽號「雷子」,並且經常爭名奪利;馬太是個稅吏,與現今的黑幫同類;拿但業自以為是;多馬猜疑少信......有些好像比較正常,只是因為沒有記載吧了!
為甚麼耶穌這麼喜歡與罪人為伍?原因很簡單,因為祂是滿有憐憫的主,要來幫助拯救失喪的人。祂不是嚴厲的審判官,按人的行為定等級。這就是耶穌所認識的天父,而不是世人所供奉賞善罰的主。有罪的人知道自己需要拯救,有罪的人明白恩典並會心存感激,有罪的人願意接受神的愛,也明白愛。
一次,一個妓女來到耶穌面前,用香膏和眼淚擦耶穌的腳,在場的都側目,但耶穌說:「一個越大罪的人,他的愛便越深。」有罪的人需要赦罪,這便是福音奇妙之處。
耶穌的心充滿著憐憫。祂看到罪偷竊殺害毁壞了人,祂就心痛。祂很想拯救釋放這些被撒旦壓制的人,使他們悔改。這些人本性不是壞人,只是被撒旦捆綁著;他們是神寶貴的兒女,只要被釋放,就可以活出神所創造生命的光輝。
認罪悔改的人是很可愛的。試看大衛,一個姦污人妻,殺人丈夫的偽善君王,當他在神面前認罪悔改之後,便寫出了詩篇五十一篇。神喜歡憂傷痛悔的人。
可能你說,有不少罪人不肯悔改啊!這些人應讓惹䄂忿怒吧?神是恨惡罪的神,但祂卻愛罪人,祂憐憫罪人,因為他們被罪深深的捆綁著,連認罪都做不到。他們需要的,不是定罪,而是更多的憐憫,更多的愛。現在是悅納的時候,現在是恩典的時候。
神最討厭的人是誰?就是那些自以為義的人。他們自以為比其他人更好,更敬虔,更聖潔,便去批評論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