腓利式佈道

I. 聖經的個案研究
    一. 徒8:26-40腓利與埃提阿伯的太監
         徒10:1-48彼得與百夫長哥利流
         1. 特別之處:
         2. 人的反應:
         3. 結果如何:

    二. 以上兩個例子當中異同之處:
         1. 神主動的介入。
         2. 神引導佈道者去接觸人—方式與次數不相同。
         3. 當時佈道者未曉得神將要作甚麼,只是順服聖靈帶領。
         4. 超越人的知識與神學〈一般會去人多地方〉〈當時外邦人不能接受福音〉。
         5. 有清楚明確指引----神先透過異象啟示彼得,再明確指引這點相同。
         6. 佈道者肯順服配合----立即相信行動與猜疑不相同。
         7. 行動時神繼續引導〈叫腓利貼近車1:29、彼得正猜疑時,叫他下去與三人同往10:19彼得講福音時聖靈降臨10:44〉
         8. 神是最知道誰的心已預備好接受福音。
         9. 同是慕道者但不明白真理,需要有人向他講解如何接受福音。
        10. 結果願意相信接受主耶穌為救主----信主的人數不相同。
        11. 即時給他們施洗----不同在於主動要求與被人邀請。
        12. 其他

II. 從腓利式佈道看個人佈道:
    一. 佈道者必需相信,今天聖靈仍會說話引導我們。
    二. 佈道者需要有向神開放的心靈,敏感聖靈隨時的引導。
    三. 願意學習順服神的引導,甚至有時需要放下我們的經驗與神學。
    四. 需要運用信心去實踐。
    五. 能更多經歷聖靈的工作,在傳福音上必能不斷更新進步。
    六. 決志率非常之高。
    七. 興奮、培靈、好玩。

III. 腓利式佈道的做法:
    一. 組織隊工
         1. 參與者先為自己禱告。
         2. 願意順服主及聖靈引導。
         3. 求主顯明向甚麼年齡或類型的人宣講福音。
         4. 同類人一起組織隊工〈以三人為一小隊〉。

    二. 建立隊工
         1. 請隊工一起交通禱告及彼此祝福。
         2. 再同心尋求主:對象在那裏、有甚麼啟示。
         3. 求聖靈引導,並願意順服。
         4. 一起組織資料,不清楚可再尋求。
         5. 禱告後決定誰是隊長及交托給神。

    三. 實踐隊工
         1. 三人為一小隊出發,按著禱告的資料去尋找。
         2. 各人觀察四週,邊行邊禱告。
         3. 若遇到困難或問題時,可再而次禱告尋求,討論。
         4. 隊員若有意見可與隊長分享,但最終要順服隊長的帶領。

    四. 重要原則
         1. 彼此信任、相愛、合一。
         2. 深信主的啟示沒有錯誤,但人的理解與反應會錯,需集體承擔,不推卸責任。
         3. 在學習中,接納自己與別人都會有犯錯的機會,不固執己見,彼此包容,虛心學習。
         4. 學習經歷主的工作,過於佈道成果。

Pdf-48

腓利式佈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