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化解人與人之間的衝突
有人的地方,就會有衝突,這是在所難免的。作為一個領袖,最容易使跟隨你的人信服你的,就是你有處理問題的能力,而在教會中百份之九十以上的問題都是關乎人與人之間的衝突,所以能有效處理衝突,對作領袖很有重要的。
就本人在教會中處理衝突的經驗,總結了以下八個步驟。但不是要一次過完成八個步驟,而是可能要分兩次、三次或是四次才能完成。
1. 共鳴感受
在衝突中,總有人會受傷,而當事人找你傾訴時,你就要充當一個聆聽者,讓對方有機會傾心吐意。但當你聆聽的時候,你要將感受和價值觀分割開來,否則當你不贊同他的做法的時候,就連他的感受也一併否定了。不管誰對誰錯,總之「他」受傷是一個事實,先要接受這個受傷的「他」。受傷是一種感受,要有機會吐苦水。不要急著教訓,先讓對方感受到你明白他的感受,得到共鳴。共鳴就可以贏到他的心,這對跟著下來的調解就很有幫助。但對他的感受產生共鳴,並不等於贊成他的處事方法,因此要將感受和價值觀分割開來。
2. 大事化小,小事化無
在處理衝突的時候,不可有過份的反應,散發出一種緊張的氣氛。緊張的氣氛會使小事化大。要輕鬆一點!衝突其實是常有的事,不要當作天要蹋下來。在處理衝突時,可能要尋求別人的意見,但不可以找一些與此事無關的人。要找一些真的可以給你意見的人,可能是你的上司,你的守望者,或是已經知道這事而又成熟的人。不要找太多人問意見,否則事件傳開了去,就會越來越複雜。
3. 保持中立,不可偏幫
人是很容易被先入為主的看法所影響,但事物總有不同的角度。受傷者難免主觀。在一個衝突中,沒有一方是完全對的;有時,甚至不是對與錯的問題,只是觀點與角度,或者是文化差異的問題。不可只理會「傷者」的感受,也要顧及另一方,但態度要保持中立。若任何一方覺得你偏袒,就不會再信任你,那你便不能再為此事調解了。
4. 引導相方從對方的觀點去看事情
很多時候,衝突是發生在溝通的過程中,相方自視過強,拒絕了對方的觀點,就好像瞎子摸象一樣。所以要安排相方見面,先引導各方講出自己的感受,建立溝通。因為受傷會痛,自然會專注自己,較難去了解對方,如果一開始就講出各人的意見,就很難溝通。先要疏通不滿的感受,便較容易從對方的觀點去看事情。
引導大家傾談時,盡量避免用「你」這個字,這樣很容易定了對方的罪。也不要加上「我覺得」,避免將感覺看成一個客觀的事實。大家講述自己的感受的時候,也要列舉一些例子,讓對方明白,而不淪為抽象的感覺。
引導相方講出自己的感受,並回應對方的感受。一方講完了,另一方才講。當彼此的感受疏通了之後,才去處理意見的分歧。如果處理感受這一部份溝通得好,意見的分歧、期望的分歧,就會容易達到共識。
5. 引導彼此饒恕
鼓勵其中較為謙卑的一方,先向對方認錯,這會使對方受傷的心得到醫治。當一方願意先認錯,另一方便會軟化下來。當一方願意認錯,你便問另一方,是否願意原諒他?當對方願意原諒的時候,便接著問對方:「你是否覺得自己也有甚麼做錯的地方呢?」鼓勵他也向對方認錯。當大家都彼此認錯和原諒後,就請他們輪流問口禱告,然後你就為他們禱告。
6. 引導一個行動方案
當相方都可以處理到自己的感受,就引導他們向前看,日後可以怎樣改善相方的關係?有甚麼要避免?有甚麼要去做?
7. 以一個積極態度結束
引導大家從一個積極的角度去看這衝突,讓大家回顧在當中學到了甚麼寶貴的功課?
8. 祈禱
只有耶穌是唯一的中保,使人和睦是聖靈的工作,所以無論是過程的開始、中間、或是事後,都要祈禱。
事前:
a. 求主醫台和安慰雙方受傷的感受。
b. 求主賜智慧明白問題的核心所在。
c. 用禱告打破撒旦的捆綁和屬靈營壘。
d. 為自己禱告,求主賜更大的愛心,平伏自己的情緒。
中間:
要帶著禱告的心態去調解,在過程中不斷求問神應如何去做。
事後:
感謝主,因為每次衝突都學到了功課。又要求神繼續保護。